故事同样发生在中国、故事的戏肉部分同样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德国专家不远万里来到武汉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国企“洋厂长”。虽然洋厂长用其苦口婆心、兢兢业业让一个国企回光返照,但这个企业最终还是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但与此同时远在杭州的一个农民企业家带领他的农民工硬生生地打造出一个制造业的巨人,并同时跻身于中国乃至世界超级富豪的行列。
洋厂长也救不了武柴
格里希是一个德国退休的发动机工程师。1984年11月1日,他到任武汉柴油机厂。第四天,格里希发现产品没有按图纸加工,随即召开大会,强调不严格按工艺加工就是犯法。他作出决定:总工程师调出厂外,做一般工程师,检验科长降职为检验员。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全厂小伙伴们“惊呆了”。
为提高产品质量,他还将一批技术骨干调到质检部门,每人发一套红色工作服,拥有与厂长同等的质量否决权。他每天背上工具包,带着放大镜、小锤子和吸铁笔,亲自到车间巡查产品质量。
1986年,该厂产品使用寿命由3000小时增加到6000至8000小时,还出口东南亚7个国家。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朱镕基称他为“质量先生”,国务院原副总理姚依林五次接见他。但是洋厂长最终仍然没有能够拯救武柴。
格里希在车间巡视时,有的工人会装模作样;他一走,工人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有人在车间门口放哨,看到格里希来了就通风报信:“鬼子进村了!” 1986年11月4日,格里希结束任期离汉回国,格里希离开后,他建立的质量检测体系名存实亡。
1990年,东南亚一些国家订购一批产品,质检部门发现产品质量不行,不能出口。厂领导说:合同快到期了,就是豆腐渣也要弄出去。结果,东南亚地区再也不要“武柴”产品了。
1993年4月,73岁的格里希重回武汉,前后三次到武柴。他最放心不下的,仍是产品质量。他拿出磁头检查棒,伸进缸体孔道探测,发现有未清除干净的铁粉,用放大镜检查齿轮上的光洁度,发现有波纹,他十分生气。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武柴开始出现亏损,最终于1998年破产。
在格里希生命最后几年,大家始终不忍告诉他武柴破产真相,怕他接受不了。他曾提出去看看武柴,接待人员说马路在修,搪塞过去了(内容摘自《湖北日报》的《新中国第一位国企“洋厂长”的故事》2014年1月14日)。
农民企业家的制造业帝国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杭州的农民开始涉足制造业,并一手开创出他的制造业帝国并同时跻身于中国超级富豪的行列。他的名字就是鲁冠球。
1945年01月17日,鲁冠球出生在农家,16岁时的理想是当工人。
1969年7月,鲁冠球带领6名农民,集资4000元,创办宁围公社农机厂。
1979年,鲁冠球看到《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他判断中国将大力发展汽车业,决定砍掉其他项目,专攻万向节。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像一个十字架,大的长度近一尺,小的长不过一手指,4个头的横断面平光如镜子,磨掉一根头发的1/6就得换新的。鲁冠球梦想造轿车,但他事业起步是从汽车底部这个不起眼的零件开始的。
1983年3月,鲁冠球为了获得自主创业、自主经营的权力,鲁冠球以自家自留地里价值2万多元的苗木作抵押,承包了厂子。1984年,鲁冠球以企业名义打报告,要求实行股份制,没批准,他就土法上马,搞内部职工入股。1992年,鲁冠球提出“花钱买不管”,和政府明晰万向产权。在共和国企业史上,鲁冠球是产权意识最早苏醒的企业家之一。他将企业净资产的一半1500万元划给宁围镇政府。后来,当地政府的一家客车厂濒临倒闭,宁围镇政府以股权换得万向的援手,最终政府的股份变为1/3。1994年,鲁冠球创办的集团核心企业万向钱潮股份公司上市。2001年,企业实现营收86.36亿元,利润7.06亿元,出口创汇1.78亿美元。
2013年新财富中国富豪榜,鲁冠球以235亿排名第十四名(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结语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企业的竞争力固然离不开领头人的领导力,但良好的产权机制才能让领导力的发挥拥有无限大的空间。很有意思的是,二十多年后同样在杭州,一个曾经在西湖边踩着三轮车拉洋人逛西湖并捎带着学英语的小伙子用他的传奇再次演绎了这个道理。
这个小伙子就是马云!
0
推荐